我校新增5门国家级“金课”

发布者:教务处信息创建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次数:2020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号),我校新增了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但菲教授的《儿童发展》被认定为线上一流课程,迟艳杰教授的《教学论》被认定为线下一流课程,闫怡恂教授的《欧洲历史与文明》、吴祥恩副教授的《数字媒体技术》被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赵美艳教授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被认定为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当前,我校共有6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但菲教授主持的“在园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处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类“金课”),充分凸显了我校教师教育特色与多学科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开展“五类金课”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与“双万计划”的关键举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评选工作,经高校网上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网络评审与会议评审,最终来自全国639所高校的5118门课程获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将打造“金课”视为增强专业硬实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优化升级。本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遴选申报过程中,学校秉承全新理念,将课程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联动,提前谋划布局,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悉心安排、充分指导、措施有力,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构建“淘金去水”的教学改革氛围,有效保证了参评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从结果上看,我校新增的5门国家级“金课”建设质量高、示范效应强,不但获批课程类别多样,而且参与范围广,充分显示了我校教师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精心投入与辛苦付出。下一阶段,学校将在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已颁布的《沈阳师范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202023)》,紧紧围绕一流标准,全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工程,全面实施“百门金课”建设计划,努力打造沈师金牌课程,不断孵化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为打造“金课”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在国家级“金课”评选中取得的良好成绩,既体现了学校多年来深耕于本科课程专业建设的良好成果,又展示了我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风貌。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借助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程,全面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在对位国标、坚持“两性一度”的基础上,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学术内涵、丰富形式载体、创新方法手段,夯实筑牢育人育才主渠道主阵地,以此带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