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戏剧艺术学院举行“京剧舞台脸谱艺术人才培养”开班仪式

时间:2018-03-06浏览:23

    3月5日上午9点,我校戏剧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京剧舞台脸谱艺术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在星河剧场举行。戏曲界专家和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戏剧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姜旭主持。

    项目负责人、戏剧艺术学院院长张威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戏剧艺术学院的发展历程,解读了京剧脸谱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内涵。她表示,在与会专家的支持下,戏剧艺术学院师生一定能够出色完成京剧舞台脸谱艺术的传承和梳理工作。

    戏剧艺术学院副院长胡博宣读了国家艺术基金立项通知书。与会的戏曲界专家龚和德、钮骠、孙元意、罗长德、张关正先生分别发言。厦门艺术学校青年教师铁安阳代表学员发言。张威院长为全体学员颁发录取通知书并为项目导师发放教师聘任证书。

    开班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程少岩先生的京剧脸谱作品展,专家和学员进行了教学研讨会,进一步讨论本次授课内容及授课目标。

    据了解,《京剧舞台脸谱艺术人才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是我校戏剧艺术学院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着重致力于重新梳理与保护京剧脸谱,使京剧舞台脸谱艺术做到全面、有效的活态传承。并使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用现代科技手段解读传统脸谱。通过对花脸和小花脸行当的培训,促进京剧各行当的健康发展,为京剧舞台脸谱注入新鲜血脉,使京剧脸谱艺术更趋完美。

    本次培训的专家团队有戏曲理论家龚和德,戏曲教育家、著名文丑艺术家钮骠,非遗脸谱传承人程少岩,国家京剧院著名戏曲导演孙元意,国家京剧院著名花脸艺术家罗长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教育家张关正,袁世海先生的亲传弟子杨吉松,著名花脸演员李季明、戏曲理论家王泰来,民俗专家王光,著名表演艺术家杨赤、徐希臣等。

    戏剧艺术学院将通过本次脸谱艺术人才培养,组织研究团队形成理论成果,编纂《京剧常演剧目脸谱集》,整理传统剧目中的脸谱,讲解其图案、样式及勾勒技法等,对人物进行分析,对郝派、袁派脸谱进行介绍,做到“一人一谱,一人一样”。为青年演员、学生及广大脸谱爱好者对京剧舞台脸谱的勾勒方法提供参照和标准。并通过开办青年脸谱艺术培训班、举办京剧舞台脸谱艺术展、举办京剧演出等形式,更好的完成脸谱艺术的“活态”传承,将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和实践当中,弘扬国粹文化,传承脸谱艺术。

    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中青在线、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辽宁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晔琳、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高阳,我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张艳伟、学科与科研工作处处长邵永运参加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

 

 

张威院长为学员颁发录取通知书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程少岩先生京剧脸谱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