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辽宁省社会工作专业研讨会暨大学生论坛在我校举行

时间:2023-12-06浏览:162

2023年12月2日,由我校社会学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辽宁省社会工作专业研讨会暨大学生论坛在国际商学院二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赵礼强、创新创业中心主任袁俊茹、辽宁省民政厅慈善社工处三级调研员黄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红、我校二级教授刘平、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赵记辉以及来自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大学、大连科技学院、鞍山师范学院沈阳工程学院等辽宁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开幕式由社会学学院院长詹娜主持。

开幕式上,赵礼强在致辞中向各位参会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我校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办学特色和社会学学院学科建设、师资构成及参与社会服务等情况。他强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他希望,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能够合力发展,瞄准社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辽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及特色保障。

黄伟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共同为辽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本次论坛设置了主题报告、获奖学生交流、平行论坛和闭幕式四个环节。在主题报告环节,史柏年教授作了题为《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定位学习和就业方向》的报告,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平安中国战略等五个战略,指明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方向,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新的应对措施。

黄红教授作了题为《本土语境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学习”》的报告。她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大数据以及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发展现状等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了“实践性学习”的必要性,并指出要通过反思性学习模式有效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性学习。

刘平教授作了题为《一项社会工作一般基础理论研究的发生》的报告。他以一个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选题走向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为缘起,洞察了社会工作学科化基础理论的层次与结构中的问题,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宏观社会理论的缺位,进而寻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成为宏观理论顶层结构的基础理论脉络。

赵记辉副教授作了题为《基层儿童福利体系与社会工作定位》的报告。他从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的历程讲起,描述了基层儿童福利体系的框架,分析了基层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路径,最后指出社会工作者要在强化儿童保护、落实儿童福利、促进儿童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获奖学生交流阶段由社会学学院第十九届团委副书记杨诺主持,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张宁作为研究生代表、大连科技学院赵曼琦作为本科生代表分别发言。

五场平行分论坛围绕“党建引领下社会工作理论创新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社会工作实务各领域的实践研究与干预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相关议题”“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研究”“社会工作实验与教学”主题展开学术活动。在来自全省8所高校的58位发言同学精彩分享和评议老师妙语连珠的点评下,各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闭幕式由社会学学院实践中心主任张娜主持,各分论坛评议人代表对分论坛情况进行总结汇报。随后,张娜宣读获奖名单。组委会从省内8所高校投搞的154篇论文中评选出一等奖23篇,二等奖37篇,三等奖62篇,由教师代表分别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学生代表颁奖。最后,由社会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赵辉与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杨明伟共同完成传旗交接仪式。

据悉,自2011年开始,辽宁省社会工作专业研讨会暨大学生论坛已经走过12个年头。论坛通过以文会友的方式,为专业发展增添活力,为高校师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倡导专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用优质的学术论文不断完善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锤炼专业品格,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社会工作专业的智慧和力量。

副校长赵礼强致辞

辽宁省民政厅慈善社工处三级调研员黄伟致辞 

社会学学院院长詹娜主持开幕式

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

分论坛现场、颁奖与传旗交接仪式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