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辽宁省一流专业、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专业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中文科,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在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两个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专业之一。著名作家吴伯箫,修辞学家吴士文,文艺理论家冉欲达,文学史家张震泽、高擎洲、伍心镇等曾在此任教。1951年至今,培养出以特级教师刘朝忠、高琛等为代表的基础教育领域卓越人才;王充闾、孙郁、赵敏俐等知名学者、作家,以及张振忠、郑国民等基础教育研究界知名专家。
专业所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2018年辽宁省师范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为C+。
拥有“文艺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等4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拥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设有辽宁省《红楼梦》学会等10余个研究机构。
专业教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20余位教师担任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辽宁文学奖及国家、省、市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评委。